8月20日至24日,2025亚洲青年攀岩锦标赛(以下简称:攀岩亚青赛)的青春激情,在贵州·彩湖国际攀岩中心的赛场上足足燃烧了5天。亚洲14个国家和地区200余名运动员在这里留下胜利的欢呼和遗憾的泪水,而贵州也用全新的专业场馆和饱满热情迎接这场盛会,向世界展示“山地户外运动天堂”的魅力。

攀岩亚青赛是国际攀联亚洲理事会官方认证的A级赛事,代表了亚洲青年攀岩竞技的最高水平。亚洲攀岩的未来之星在这里诞生,无论胜利或落败,都是他们走向世界成人赛事和奥运赛场的必经之路。
在本届比赛中,中国队以3金、3银、3铜共9枚奖牌位居奖牌榜第二位。从获奖的项目来看,中国年轻一代在速度攀岩这一传统优势项目上依旧保持领先地位,不仅包揽U19女子速度赛前三,还分别在U17女子速度赛、U17男子速度赛中拿下1金1银。而在难度、攀石等曾经的弱项上,中国运动员也呈现赶超态势,多名选手成功入围这两大项目的决赛,并获得1金、1银、2铜。

在34名运动员组成的中国队中,3名来自贵州的运动员都展示出引人瞩目的“贵州力量”。蒙世雪和王春优璇分别在U19女子速度赛和U17女子速度赛中为中国队贡献2枚金牌,首次参加大洲级别赛事的卢一镜,也成功入围U17女子攀石和难度两个项目的决赛,带来了精彩表现。
贵州年轻选手在大赛上的稳定发挥,是近年来持续推动山地民族特色体育强省建设的成果之一。

“贵州已成为世界攀岩运动的重要坐标。”在国际攀岩联合会执委、国家体育总局登山运动管理中心攀岩运动部主任厉国伟看来,贵州典型喀斯特地貌特征的自然岩壁与专业攀岩场馆相得益彰,国际赛事的接连举办更进一步推动贵州山地户外运动的发展。随着国家体育总局跨界跨项选材和国家集训队试点实施,“国省共建”国家队落地,如今的贵州已逐步构建出“天然岩场+专业基地+竞技训练+国际赛事”四位一体的攀岩生态,为全世界的攀岩运动员和爱好者们提供更全面的舞台。

丰富的资源为贵州发展攀岩项目打下坚实基础,而在选拔和培育人才方面,贵州也呈现多元融合的局面。首批在国际赛场摘金夺银的龙见国、张少琴、杨米等名将,均是贵州发展攀岩项目之初通过跨界跨项选材培养的攀岩高手。而此次在攀岩亚青赛中摘金的蒙世雪、王春优璇两名选手,均是由地方或俱乐部输送到省队的运动员。在攀石和难度赛中有上佳表现的卢一镜,则是在家庭托举下,通过一次次省级和全国赛事历练崭露头角,从而进入省队并成功入选国家青年队的新星。

“未来之星”闪耀赛场,展示岩壁上的“贵州力量”,贵州“文商体旅”融合出的吸引力,也在此次攀岩亚青赛的举办中充分释放。
借本次赛事举办的契机,贵州·彩湖国际攀岩中心首次与大众见面。作为贵州首个建在公园内的开放式专业攀岩场地,3面国际标准比赛岩壁标榜其专业属性,而位于城市繁华地段的区位优势,又让这一全新的“攀岩胜地”接地气、聚人气。

“观众的欢呼声让我更加兴奋,身体能更好地调动起来,感谢大家的热情,让我更有信心冲击这块金牌。”在家门口夺金的蒙世雪和王春优璇不约而同对现场观众表示感谢。
“贵州让攀岩变得无限可能,这就像露天的体育聚会。”建在公园内的攀岩场地让印度尼西亚运动员安塔西亚菲·罗比·阿尔·希尔米(AntasyafiRobbyAlhilmi)对贵州的美景产生了浓厚兴趣,表示希望比赛结束后能去周边游玩,收获更多体验。

赛场上,在习习凉风中攀到岩壁之巅,回头便能眺望这座城市山水相融的美景;赛场外,观众和游客络绎不绝,震耳欲聋的欢呼与掌声让运动员肾上腺素飙升;赛事后,岩壁边的路边音乐会再掀热浪,比赛带来的激情在欢歌热舞中延续。“将人流转换为经济流,将赛事流量转化为经济增量,这是我们在观山湖公园打造专业攀岩场地的理念。”观山湖区副区长朱明建认为,在美景中享受运动,在运动中欣赏美景,观光与观赛能碰撞出“1+1>2”的效果。
夜幕降临,攀岩亚青赛已在胜利的欢庆中缓缓落幕,但体育赛事带来的热度仍在飙升。9月12日,贵州·彩湖国际攀岩中心将迎来2025年速度攀岩世界杯最后一站,来自世界各地的攀岩明星又会带来怎样的精彩?
文/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彭芳蓉
图/赛事组委会提供
编辑/李冰
二审/金艾
三审/李缨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