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不住的真实模样!丹寨非遗周让世界读懂贵州_全国资讯网(第一时间发布热点话题娱乐平台)

藏不住的真实模样!丹寨非遗周让世界读懂贵州


藏不住的真实模样!丹寨非遗周让世界读懂贵州

  2025-09-23 03:38:46     简体|繁體
http://nn-www.993113.com/1090487.html

“这块布,像极了小时候奶奶送的手帕,看着心里很暖和。”

9月19日,在黔东南州丹寨万达小镇,四川成都游客杨艺冉看到镇远报京侗寨阿婆绣的绣品后眼眶泛红,不禁叹道。

第三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年会暨第四届丹寨非遗周期间,这样的温暖瞬间,随处都藏在小镇1.5公里的“五好”非遗大集长街里。

“好看”区,思州战鼓、佛山醒狮、安塞腰鼓舞等点燃全场;“好吃”区,凯里酸汤、黎平侗果、苗家腊肉等飘香四溢;“好听”区,侗族大歌、苗族飞歌、陕北民歌等声声入耳;“好玩”区,银饰锻造、苗绣蜡染、古法造纸等工坊满是欢声笑语;“好用”区,卡拉鸟笼、三穗竹编、蓝靛背包等琳琅满目……

“酸汤鱼好吃,喝一口后,暖心又踏实。”北京游客刘春红直言,“要把所有好吃的都尝一遍,想把好吃的都带回家。”

酸汤香、歌声靓、手艺活……206项可触、可感、可体验的非遗既让每位踏足于此的人为之惊叹,更藏着“意想不到”的贵州温度。

“之前听说贵州山多路远,还担心路上不方便。”上海游客熊晶晶坦言,实际体验却颠覆预期,坐高铁到凯里南站,出站就有直达丹寨客车,“沿途一路山水如画,全程无缝衔接,安稳又舒适。”

“高铁到三都或都匀下,再到丹寨,全程只要4小时,太便捷了。”广东深圳游客汪凡也感受颇深,他告诉记者,听说贵州县县通高速、市市通高铁,“以后想来就可以随时来了,一定还会再来。”

交通便利,让贵州“热情”更快抵达游客心中。

为喜迎非遗周,丹寨县各部门不仅在主要街道营造节庆氛围,全面提升城市“颜值”,还对志愿者、工作人员、周边民宿、餐馆等进行规范培训,以让各地宾客更进一步感受到贵州非遗的魅力、贵州人民的热情。活动期间,随处可见工作人员、志愿者耐心为游客提供咨询服务的身影。

“贵州很神秘,非遗更是大开眼界,真正感受到了‘民族的就是世界的’。”香港游客李晋亨言语里满是兴奋,曾经来过几次贵州的他为贵州山水、美食、文化着迷,“当地人更热情,介绍哪里好吃、哪里好玩,心里暖暖的,特别亲切。”

从“听说”到“体验”,从“遥远神秘”到“亲切可触”,丹寨非遗周不仅是一场文化盛宴,更成了展现贵州新貌的生动窗口。此次活动,不少游客不仅带走了非遗产品,更带走了对贵州的新印象。

“贵州折纸针线包兼具实用与美感,很有智慧。”陕西西安游客刘涵忍不住和同行的伙伴分享,“一定得带针线包、银饰等几样回去。”

“贵州把传统与现代融合得恰到好处,所以古老非遗也活成了今天的风景。”山东临沂游客宋明阳如是说。

非遗“活”、交通“快”、热情“暖”,丹寨用一针一线的匠心、一歌一味的温情,让每个来到这里的宾客,都感受到贵州的惊喜与用心。

惊喜,更回响在经济效益中。9月16日至21日,非遗周期间,全县共接待游客22.0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45亿元;并有19个项目达成合作意向,拟投资总额7.6亿元,不仅为接下来丹寨持续擦亮“度假到丹寨”旅游品牌打下基础,更让丹寨成为“非遗旅游目的地”梦想照进现实。

夜幕垂帘,小镇灯火渐明,非遗长街依旧热闹。

舞台上,歌声、鼓声、芦笙声、欢呼声,声声交织、声声未歇;摊位前,烤肠、卤鸭、炸鸡等美食依旧飘香,吸引游客味蕾;工坊里,游客三三两两仍在体验、问答、拍照;鼓楼下,几位不同省份的游客分享着贵州旅途见闻,聊起贵州非遗、便捷交通、秀美风光、精彩民俗、好客人民,更聊起对下次贵州之行的期待。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石含开

编辑李丽

二审余光燕

三审安通



编辑: 来源:

分享到:

  • 上一篇
    下一篇

  • 最新动态|成功案例|一览天下|尽收眼底

    全国资讯网(第一时间发布热点话题娱乐平台)
    手机查看(二维码扫一扫)

    全国资讯网,分享全球新闻、热点资讯的实事报道门户,即时提供实用的致富创业项目、资讯新闻、金融投资、竞技游戏、健康教育、电商直播、微商指南、生活常识、公正的项目评鉴,实用性佳、内容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