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洋三所翔安基地目前正在加紧建设。(厦门日报记者王火炎摄)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林露虹)国庆中秋假期,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翔安基地内建设工地一如往常,传来隆隆机械声。这里的“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产业发展中心研发及成果转化建设项目”在假期持续推进,建设“不打烊”,80名工人奋战在砌体砌筑、幕墙安装等施工一线。
“按照计划,这个项目将于本月底前完成主体结构验收,眼下正是冲刺关键期。”在项目办公室内,火炬集团开发建设公司项目经理郑远腾指着墙上悬挂的施工进度计划图介绍。该项目作为海洋三所翔安基地的产业化核心载体,计划于2026年第三季度全面竣工并交付使用。
作为厦门市重点项目,“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产业发展中心研发及成果转化建设项目”位于海洋三所翔安基地内西南部,总建筑面积约2.69万平方米,主要建设两栋研发楼(5号楼和6号楼)、地下室及室外配套设施等。项目建成后,将依托海洋三所科研优势,开展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的创新研发,构建集资源储备、基础研究、应用转化于一体的全产业链研发体系。同时,项目还将与厦门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形成紧密的上下游协同关系,助力打造海洋科技创新“策源地”、科技成果转化高地。
如何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抢抓工期?项目坚持“提前谋划、穿插并进”。“像5号楼的层高达到6.5米至8.3米,在砌体施工的同时还要同步安装圈梁及井道风管。对此,钢筋工、木工、水电工等多工种协同作战,采取‘流水线’作业模式——砌体达到规定高度后,立即穿插进行圈梁钢筋绑扎和模板支护;井道管道材料提前进场、优先安装。通过各环节高效衔接,既加快了进度,又保障了质量。”郑远腾说。
接下来,项目还将迎来冷库、实验室、洁净室等特殊功能区域的施工,技术要求高,验收标准严。郑远腾表示,团队将集中优势攻坚克难,全力以赴推进工程进度,确保项目如期建成。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