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燥”来袭?收好这份“润燥养生”攻略_全国资讯网(第一时间发布热点话题娱乐平台)

“秋燥”来袭?收好这份“润燥养生”攻略


“秋燥”来袭?收好这份“润燥养生”攻略

  2025-10-07 19:29:20     简体|繁體
http://nn-www.993113.com/1092907.html

羊城晚报记者王沫依通讯员碗旭照张迅恺

最近是否总感觉嗓子干痒、皮肤紧绷、疲惫乏力?这可能是“秋燥”来袭的信号。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中医科主治中医师李光耀、副主任护师冯枫华介绍,秋分时节养生关键在于“和”——起居顺天时,情志求平和,饮食宜润和,运动要缓和。

生活起居:

顺时而养,内外兼修

1.规律作息:秋季宜“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早睡养阴,早起养阳,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睡眠是最佳养生。

2.秋冻有度:早晚温差大,要注意腹部、背部和脚部保暖。体质虚弱的老人和儿童不宜过度“秋冻”。

3.调节情绪:秋季易生“悲秋”情绪,建议增加户外运动,登高望远、室内听欢快音乐,保持心情舒畅。

4.适度运动:选择平缓的运动,如散步、太极,以微出汗为宜,避免大汗淋漓。

穴位按摩:

滋阴润燥,强身固表

每天花几分钟按揉以下穴位,简单有效,可缓解秋燥不适。

1.迎香穴

位置:鼻翼外缘中点旁,鼻唇沟中。

功效:缓解秋季鼻炎、鼻塞、鼻干。

方法:用食指指腹顺时针、逆时针轻揉1-3分钟。

2.足三里穴

位置:小腿外侧,膝盖凹陷处下四指距离(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

功效:健脾胃、补气血,是增强免疫力的“明星穴位”。

方法:用拇指用力按压5-10分钟,感觉酸胀为宜。

3.列缺穴

位置:人体前臂桡侧缘,腕横纹向上两指宽(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

功效:缓解咽干、咳嗽、头痛。

方法:用拇指指尖掐按1-3分钟。

4.照海穴

位置:内踝尖下缘边际凹陷中。

功效:滋肾阴、利咽喉,常与列缺穴搭配使用。

方法:用拇指按揉3-5分钟。

刮痧与拔罐:

疏通经络,驱邪扶正

重要提示:刮痧、拔罐相对艾灸来说偏于“泻法”,秋季操作不宜过频,以免耗伤气阴,建议在医院进行。

刮痧:润肺解表

推荐刮拭手臂内侧的肺经和背部膀胱经(重点肺俞、脾俞区域),可宣发肺气、健脾润燥。手法宜轻,每周1次即可,不必强求出痧。

拔罐:散寒温通

秋分寒湿之气渐起,可在肺俞、脾俞、天枢、足三里等穴位留罐5-10分钟,有助于祛除寒湿、温通经络。每7-10天一次为宜,拔罐后注意保暖,4小时内避免洗澡。

八段锦:

导气令和,引体令柔

秋季运动首推八段锦,动作舒缓,能有效调畅气机,推荐重点练习以下招式:

第三式:调理脾胃须单举:左右交替上举下按,像给脾胃做按摩,改善消化。

第四式:五劳七伤向后瞧:转头回望,缓解疲劳,增强免疫力。

第七式:攒拳怒目增气力:马步冲拳,舒畅肝气,抵御秋悲。

建议每日清晨练习1-2遍,持之以恒,效果自现。

食疗靓汤:

润肺防燥,培土生金

秋分汤饮讲究“甘润平和”,避免辛辣大补,有两款养生汤格外适合:

1.健脾四神汤(莲子山药芡实排骨汤)

功效:健脾祛湿,改善秋乏、食欲不振。

材料:莲子20克、鲜山药200克、芡实15克、茯苓15克、排骨300克、红枣3颗。

做法:材料洗净,排骨焯水,所有食材一同煲煮1.5-2小时,加盐调味即可。

2.雪梨银耳杏仁汤

功效:润肺止咳,生津润肠,对付秋燥咳嗽、便秘效果好。

材料:雪梨1个、银耳半朵、南杏仁10克、冰糖适量。

做法:银耳先煮软,加入雪梨、杏仁再煮20分钟,最后加冰糖。

编辑:聂粤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编辑: 来源:

分享到:

  • 上一篇
    下一篇

  • 最新动态|成功案例|一览天下|尽收眼底

    全国资讯网(第一时间发布热点话题娱乐平台)
    手机查看(二维码扫一扫)

    全国资讯网,分享全球新闻、热点资讯的实事报道门户,即时提供实用的致富创业项目、资讯新闻、金融投资、竞技游戏、健康教育、电商直播、微商指南、生活常识、公正的项目评鉴,实用性佳、内容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