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第一财经资讯)
当地时间10月9日,美国人形机器人FigureAI正式发布旗下第三代人形机器人Figure03。在上个月刚刚完成10亿美元C轮融资的Figure,已经凭借390亿美元(约2700亿元人民币)的投后估值成为了目前全球范围内估值最高的人形机器人企业。相较于前两代人形机器人,Figure03在外形、结构设计、能源管理等方面都有显著的区别。
Figure的新产品发布之后,有竞争对手公开“阴阳”,暗示其有模仿之嫌;有同行则好奇新产品的商业价值究竟有多少,并在犹豫是否要采取相似的构型。当这位估值处在前列的头部企业挥动翅膀,行业中已经悄然泛起涟漪。

不用插拔充电,人形机器人开始“穿衣服”
外观上,Figure03和前两代机器人最大的不同是,Figure03穿上了衣服。根据Figure发布的视频,新一代的产品被灰色织物覆盖,隐藏了内部的电缆和机械架构。视频中,Figure03展现了五套左右的不同“穿搭”,相比前两代机器人更具“活人感”一些。
根据Figure透露,这款机器人为日常使用设计,外部包裹的柔软织物可以清洗,不需要工具就可以拆卸或更换。此外,Figure03的质量也比前一代机器人减轻9%,体积也有所减少,“这使得该机器人能够在家庭空间中移动更加灵活”。

记者注意到,在Figure03向前走的时候,脚背处出现了一处褶皱。这意味着Figure03在足部的设计上可能更加“仿人类”了一些,加入了脚趾和足弓的设计。
在Figure03脚部后侧的位置,有“inductivecharging(无线充电)”的字样。这意味着相比此前的挂墙充电方案,Figure的第三代机器人采用了足底无线充电的方案,机器人可以“站着充电”。

“Figure目前的思路很明确,就是不断迭代自己的通用身体,然后挑能够快速落地的场景去验证。”一位国内头部具身智能企业的高管Helen(化名)告诉记者,相比前两代,这一代面向家庭等C端消费者场景的元素更多了,“Figure也想要C端+B端两条腿走路”。
从更像人的外表,到更便捷的充电模式,Figure表示,包括无线充电、减重等设计的改进,都是为了使机器人在家庭环境中更加安全和便捷。Figure强调:“公司对家用市场的关注,丝毫不削弱Figure03在商用市场的潜力,通过解决家庭环境的多变性和难处理性,Figure正在开发一款能够胜任各类工作的通用性产品。”
Helen说,视触觉结合的灵巧手方案或许是Figure在平衡成本和商业化后的“权宜之计”,“国内的供应链状况还是有所不同,但据我所知,已经有一些企业在犹豫是否要跟进了”。
竞争对手呛声,暗示Figure抄袭?
Figure03的预告视频发布之后,竞争对手们就很快“坐不住”了。
挪威机器人企业1XTechnologies的创始人BerntBornich转发了BrettAdcock的推送,并表示:“模仿仍是最真诚的奉承,品味难以伪造”。在BerntBornich转发的内容中,织物布料覆盖住了机器人的机械外表,和1XTechnologies在去年8月份推出的机器人Neo思路有些相似。

Neo是一款体重只有30公斤左右的人形机器人,和其他机械感十足的机器人不同,主打家庭场景的Neo浑身被柔软的织物包裹。据称,Neo的外表使用了3D打印的尼龙针织材质,这种设计主要用来避免机器人外露的机械结构对用户造成夹伤风险。
不过,根据双方在视频中披露的情况,除了织物包裹机械结构这一点之外,1X和Figure在机械结构及零部件设计、能源管理模式等多个方面还是有较大不同。
来自国内的竞争对手们也对这一次Figure03的发布抱有极高的关注度。一位北京机器人企业的联合创始人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他下午一直在刷新BrettAdcock的社交媒体账号。“Figure这次把相机放在了掌心根部,是和其他家不一样的尝试。”
第一财经记者注意到,国内的机器人企业,如灵初智能、原力无限等都已经开始尝试将摄像机装至机器人的手部,但大多都装在腕部的位置。“装在腕部是为了看到更多的手指操作和物品位置细节,能够帮助操作。”上述机器人企业联合创始人告诉记者,把相机装在掌心根部,更多是看物品抓没抓住,“但这种形式未来可能被触觉传感器替代”。
供应链的发展,或许是决定未来竞争的关键因素。记者注意到,Figure发布新品的同时也公布了自身供应链的改进情况。Figure透露,为了提升量产速度,团队改用注塑、压铸、金属注塑、冲压等工具和工艺,“这使我们节省了数千小时的制造时间,以往用数控机床上需要一周以上时间的零件,现在可以通过复杂的钢模,在20秒内制造完成”。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