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奋进 双争有我丨河北省工程设计大师、中土大地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郝贵强:给建筑造就“铁骨脊梁”_全国资讯网(第一时间发布热点话题娱乐平台)

感恩奋进 双争有我丨河北省工程设计大师、中土大地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郝贵强:给建筑造就“铁骨脊梁”


感恩奋进 双争有我丨河北省工程设计大师、中土大地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郝贵强:给建筑造就“铁骨脊梁”

  2025-10-15 13:46:37     简体|繁體
http://nn-www.993113.com/1093984.html

河北省工程设计大师、中土大地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郝贵强

给建筑造就“铁骨脊梁”

10月10日,郝贵强(左三)与团队研讨项目设计方案。河北日报记者许佳奇摄

“结构设计,就是给建筑造就‘铁骨脊梁’。”10月10日,记者见到河北省工程设计大师、中土大地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郝贵强,他用这句话概括了他倾注三十多年心血的结构工程世界。

三十余年来,他的名字与众多地标建筑紧密相连。从石家庄市人民会堂到河北第一高楼开元金融中心,郝贵强和团队的智慧与汗水,凝结在一座座拔地而起的建筑“骨骼”之中。

他是如何走上结构设计之路的呢?

1976年唐山大地震,在他心中埋下了对建筑安全的敬畏。而真正将这份敬畏淬炼成使命的,是2008年的汶川之殇。电视画面里,家园倾覆,生命消逝。“那是一种无力感,更是一种责任感。”他说,作为结构工程师,虽无法亲手去救援,但他能用专业守护未来。

“一定要研究出能有效减轻地震伤害的技术。”这成为他此后一切努力的原点。

2009年天津大学博士毕业后,他把目光投向了“屈曲约束支撑”。这是一种利用金属变形来消耗地震能量的减震装置,如同为建筑装上可弯曲的“骨骼”。但在当时,这项技术在国内刚起步,价格高昂,且难以适应本地复杂的工程需求。

转机出现在2010年。河北省图书馆改扩建工程面临加固难题,屈曲约束支撑技术成为最佳选择,但当时该技术在河北的应用记录是“零”。

“没有退路,就必须杀出一条路。”郝贵强说,技术攻关之路布满荆棘。

选什么材料?参数如何设定?没有现成资料,他带领团队埋首文献。缺乏试验设备,他们北上哈尔滨,借用哈工大的试验室。

隆冬时节,呵气成冰。在试验室里,他一待就是一整天,双手在冰冷的设备间操作,冻得通红,双脚也被冻得麻木。但他始终紧盯着屏幕上跳动的数据曲线,那背后,就藏着突破的密码。

“失败是常态,成功是意外之喜。”他这样回忆那段时光。

三个多月的时间,反复分析、调整、改进,如同工匠般精雕细琢。终于,一种性能更优、成本仅为市场价三分之一的新型屈曲约束支撑产品,在他们手中诞生。

创新永不止步。他深知,真正的自主可控,需要完整的产业链和知识产权。他联合华南理工大学、北京堡瑞思减震科技有限公司等高校和企业,组建产学研联盟,对减震技术进行系统攻坚。

智慧的碰撞结出硕果。一系列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减震产品相继问世,打破了该领域的“卡脖子”困境。

他们的技术从河北走向全国,融入一个个重大工程的“骨骼”。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宁夏永宁黄河大桥……这些高水平的建造项目,成为他们技术可靠性的最有力证明。

2019年,“高性能屈曲约束支撑关键技术和研究”项目荣获河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项目实现了包括免焊接和防焊趾撕裂新技术、滑移节点技术等多个技术创新。

这份荣誉,是对郝贵强与团队多年默默耕耘的最佳肯定。

近年来,他主持百余项工业与民用建筑项目设计,在超高超限结构、结构抗震和减隔震等领域成就显著,先后荣获工程设计与科研奖项68项,包括河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5项(其中一等奖1项)、河北省建设行业科学技术进步奖19项(其中一等奖14项)、河北省勘察设计奖41项,参与制定优秀工程勘察设计标准3项。他个人也获得河北省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石家庄市学科领军人才等多项荣誉。

如今,郝贵强依然活跃在科研与工程一线。“技术虽有进步,仍有太多未知等待探索。”在他心中,抗震防线不应只是冰冷的钢铁构件,更应是守护万家灯火、托举每一个平凡梦想的温暖屏障。(河北日报记者陈华)



编辑: 来源:

分享到:

  • 上一篇
    下一篇

  • 最新动态|成功案例|一览天下|尽收眼底

    全国资讯网(第一时间发布热点话题娱乐平台)
    手机查看(二维码扫一扫)

    全国资讯网,分享全球新闻、热点资讯的实事报道门户,即时提供实用的致富创业项目、资讯新闻、金融投资、竞技游戏、健康教育、电商直播、微商指南、生活常识、公正的项目评鉴,实用性佳、内容社区。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