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4个案例入选广东省农文旅融合发展典型案例集_全国资讯网(第一时间发布热点话题娱乐平台)

江门4个案例入选广东省农文旅融合发展典型案例集


江门4个案例入选广东省农文旅融合发展典型案例集

  2025-10-18 18:51:25     简体|繁體
http://nn-www.993113.com/1094536.html

转自:江门发布

10月16日至17日,全省农文旅融合发展工作专题会在江门开平举行。记者在现场获悉,我市4个案例入选了由省“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办公室牵头汇编的《广东省农文旅融合发展典型案例集》。

《广东省农文旅融合发展典型案例集》撷取了全省19个整县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试点地区、21个地市,以及省工青妇、高校、企业等领域合计58个案例,供全省各级各单位学习借鉴。

我市3个案例入选《广东省农文旅融合发展典型案例集》地市篇,分别是《文旅引凤英才归巢开平塘口百年旧墟焕新生,世遗侨乡汇创潮》《化鲲为鹏向海而兴鲲鹏村的海洋文旅蝶变记》《一水织锦多方共建政企校地共同绘就古劳双桥岭南水乡》。

我市1个案例入选《广东省农文旅融合发展典型案例集》社会力量篇,为五邑大学联合恩平市横陂镇蓝田村打造的《依托一座母亲水坝,激活一个古村,打造蓝田村“农、渔、文、旅、学”五位一体乡村产业发展新示范》。

文旅引凤英才归巢

开平塘口旧墟

世遗侨乡汇创潮

塘口镇充分发挥毗邻国家5A级旅游景区开平碉楼文化旅游区与赤坎华侨古镇的优势,紧抓开平-台山整县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省级试点机遇,主动对接开平农文旅融合发展产业园规划,融入“管委会+公司”运营机制,打破镇域行政壁垒,促进与赤坎、百合、蚬冈等镇资源联动、功能互补,实现连线成片、协同发展。

塘口镇创新采用“产权不变,政府代管”模式,对旧墟多处公有旧建筑进行统一收储与管理,确保风貌协调、统一招商,成功引进先锋书店、白天鹅酒店运营团队等优质主体。借助龙头项目的流量效应,吸引懒猫民宿、今有光等社会资本陆续进驻,形成集文创、研学、民宿于一体的复合生态。

塘口旧墟是一度仅剩9人留守的“空心村”。塘口镇在这里通过配套人才驿站、公寓、饭堂等,打造优良创业生态,吸引“新塘口人”超2000人,带动本地就业2000余人。今年5月,塘口镇推出“IE公社”计划,短短1个月吸引78名“新村民”在此落脚。

截至目前,塘口旧墟已落地运营项目50余个,民宿(酒店)22家,新增初创企业372家。塘口镇也先后荣获18项省级及以上荣誉。

化鲲为鹏,向海而兴

台山广海鲲鹏村

打造农文旅深度融合海韵休闲带

依托得天独厚的滨海资源,台山市广海镇鲲鹏村创新实施“风貌提质、产业延链、业态聚合”三维协同策略,将渔业基因、海洋文化和旅游体验深度融合。2024年,该村集体经济收入达95.68万元,较2022年增长71.8%。

依托海洋路沿线99间房屋,鲲鹏村开展主题外立面改造,同时整合灯塔、防波堤等既有资源,打造集观光、休憩功能于一体的海韵休闲带。

借力省级沿海渔港经济区建设机遇,鲲鹏村建成全省最大单体渔获物集散中心,融合渔获交易、特色餐饮、休闲娱乐等多重功能。2024年2月开业以来,吸引171家商户入驻。今年“五一”期间,鲲鹏村接待游客8.5万人次,同比增长超30%,水产交易零售额突破450万元,周边餐饮营业额激增3倍以上,真正实现“渔业—商业—旅游”共赢。

以鲲鹏村为示范,广海镇还联动9个村(社区)整合资源,共同建设1.5万平方米美食街,引进18家特色商户,形成规模化、集聚型消费场景。其中,鲲鹏村利用专项资金打造“烟火集市”,融合特色餐饮与灯光营地,迅速成为网红打卡地,每年为村集体贡献24万元租金收益,形成“一村引领、多村共赢”的集体经济发展新模式

一水织锦多方共建

鹤山古劳双桥村

水乡资源变资产、村民变股东

近年来,鹤山市古劳镇双桥村通过股份合作制改革与文旅融合相互赋能,走出了一条资源变资产、村民变股东的高质量发展新路。村民以土地经营权入股双桥村荣耀股份经济合作社参与分红,既获短期收益,又享长期增值。文旅项目带动近100人本地就业,并吸引游子归巢创业,成功引入“水墨·方舟”艺术民宿、公度书院等特色业态。

随着央企华侨城集团的进驻,双桥村43公顷农田与鱼塘实行系统再造,成为集渔耕体验、农业观光与文化休闲于一体的农文旅综合体。双桥村还引进专业文旅公司,投资3亿元为景区新增13个游乐项目;引入中传华夏国际文旅发展集团,投资3680万元建设综合性水上游乐项目,持续升级景区品质与吸引力。

为进一步促进业态融合,双桥村依托古劳水乡景区辐射带动,借助强村富民公司打造乡村运营项目,投资450万元建设双桥村产业发展孵化基地及农贸市场,构建乡村产业发展的实体支撑;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线上线下合力持续丰富文旅消费场景,构建“吃住行游购娱”一体化的旅游服务链条。

双桥村在2022年至2024年间实现村组两级集体经济收入从453万元跃升至838万元,增幅高达85%。

依托一座母亲水坝

激活一个古村

恩平横陂蓝田村

打造“五位一体”乡村产业发展新示范

在“双百行动”引领下,恩平市横陂镇蓝田村大力打造集水利观光、生态民宿、古村文旅、红树林保育、科普研学、水产养殖等于一体的典型村,逐步构建起“农、渔、文、旅、学”五位一体的乡村特色文旅及农民增收新模式。

五邑大学土木建筑学院派驻团队与村委会、农户共同编制完成《蓝田村“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规划》,涵盖生态科普教育片区、古村古韵片区、渔农研学片区等功能区。其中,蓝田古树公园、大坝生态营地、青蟹养殖基地研学点等7个近期实施项目已全部落地。

蓝田村是首批广东省“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青蟹专业村。围绕“青蟹养殖”核心优势,五邑大学协助蓝田村与当地龙头水产企业蓝田农业科技达成深度合作,依据规划共同推进“渔农旅”综合体建设,由企业投入6000多万元负责养殖技术升级、种苗培育、产品销售等产业链核心环节,由村委会协调1700亩“咸围”资源及村民参与,同步配套建设渔业观光区、科普体验区,形成“企业引领产业、村委会保障落地、村民共享收益”的政企协作模式,推动青蟹产业从“单一养殖”向“三产融合”升级。

2022年至2024年,蓝田村集体收入平均增长超63%,同时还大幅提高了周边50多户农户的收入。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编辑: 来源:

分享到:

  • 上一篇
    下一篇

  • 最新动态|成功案例|一览天下|尽收眼底

    全国资讯网(第一时间发布热点话题娱乐平台)
    手机查看(二维码扫一扫)

    全国资讯网,分享全球新闻、热点资讯的实事报道门户,即时提供实用的致富创业项目、资讯新闻、金融投资、竞技游戏、健康教育、电商直播、微商指南、生活常识、公正的项目评鉴,实用性佳、内容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