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地铁3号线穿山过海 施工过程中攻破多个罕见难题_全国资讯网(第一时间发布热点话题娱乐平台)

厦门地铁3号线穿山过海 施工过程中攻破多个罕见难题


厦门地铁3号线穿山过海 施工过程中攻破多个罕见难题

  2025-10-21 03:33:13     简体|繁體
http://nn-www.993113.com/1094944.html

地铁3号线南延段上厦区间施工现场。(厦门地铁供图)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林钦圣)厦门地铁3号线是贯穿整个“十四五”时期的厦门重点工程——2021年6月25日,厦门地铁3号线厦门火车站至蔡厝站段开通运营;2022年1月,地铁3号线南延段正式开工建设,目前正全力冲刺建成投用目标。分段建设、分段开通运营,其施工时间之长、施工难度之大,遭遇的自然条件、文脉保护之难,实属罕见——已开通运营的3号线(厦门火车站至蔡厝站段)过海段穿越厦门岛东侧海域遇上了国内罕见的海底风化深槽天险;目前在建南延段穿越万石山等复杂地质及临海富水地层,还毗邻厦门保留较完整的展现近代历史风貌的厦港老城区……

难题如何破解?近日,记者走近建设者,听他们讲述背后的故事。

矿山+泥水盾构攻克过海难题

“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但那一次走过海段的时候,眼泪忍不住掉下来。”现任厦门地铁建设公司3号线南延段项目经理邱林枫回忆说,2020年9月26日,地铁3号线过海段贯通当天,他没有参加贯通仪式,一直到3号线开通运营前夕,他一个人从岛内的五缘湾站一直走到翔安的东界站。这段路程,他和其他建设者们一齐走了1700多个日日夜夜。

邱林枫在2018年担任地铁3号线过海段一工区的项目经理。“过海段海域区间长约4公里,矿山法区间长度2.6公里,泥水盾构区间长度1.4公里。”采访时,邱林枫不假思索说出了这些数据,他说,这些数字他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忘。

地铁3号线过海段的地质复杂程度及施工难度远超预期,存在多个风化深槽、风化囊、基岩突起等地质现象,地质勘察整整用了一年半的时间才完成。“正是因为地质复杂多变,仅用一种工法难以应对,且风险极大,所以最后选择‘矿山+盾构’的组合工法,将两种工法的优势相结合,更好地控制了风险。”邱林枫介绍说。

“矿山法区间左右线先后穿越了9次海底风化深槽。风化深槽是海底岩层因风化作用形成的深坑。”邱林枫打了个比方,风化深槽就像“夹心饼干”,两边看似“硬”,中间却很“软”,存在极大的施工风险。面对过海段最长的一条长达290米的风化深槽,用了16个注浆开挖循环,多次邀请国内的工程院院士、资深专家研究论证,花费13个月才最终攻克。

全长约1.4公里(双线约2.8公里)的地铁3号线盾构法海域段,同样面临着复杂的地质条件。最终,厦门地铁建设者在海平面下60米(最深80米)、5.38个标准大气压环境中,完成长约200米孤石群、全断面砂层、风化深槽、上软下硬等复杂地层条件下掘进,攻克强度高达204兆帕全断面花岗岩地层长距离穿越、高水压环境下盾构密封等多项施工难题,实现了行业多项技术“零的突破”。如今市民乘客通过地铁3号线进出岛仅需5分钟,背后是4年9个月的默默坚守。

矿山+双模盾构攻克穿山难题

“海底能通,山里也能通!”2022年,邱林枫转战地铁3号线南延段,面对地铁3号线南延段上厦区间(上李新村站至厦门火车站),他和同事们依旧信心满满。

上厦区间是3号线南延段的控制性工程,全长3.2公里,依次下穿和侧穿龙虎山路排洪箱涵、岷厦国际学校、思明三建宿舍、龙虎山路宿舍、铁路疗养院、万石山、东坪山、梧村山后接入3号线火车站南端预留工程。

“过程中需长距离穿越软硬不均地层,以及多段断层及碎裂岩地层等复杂地质,其中长达2.19公里的中微风化花岗岩,岩石饱和抗压强度最大达124兆帕,给掘进施工带来极大挑战。”厦门地铁建设公司3号线南延段项目经理许垚谦介绍,为满足施工的适应性、安全性需求,上厦区间最终采用组合工法施工,其中2.4公里采用双模盾构法掘进,0.8公里采用矿山法开挖。

许垚谦说,虽然矿山法区间仅有0.8公里,但最大开挖跨度达20米,断面达231平方米,相当于半个篮球场的面积,是目前厦门地铁在建工程最大的区间隧道断面。为满足通风及逃生需要,同步在文屏路靠近山脚处设置了一座中间风井及风道。常规风井一般深度只有30多米,而该风井深度达到50.2米,创下厦门地铁建设中的最深纪录。

由于地质的复杂性,单一模式的盾构机无法满足上厦区间的施工需求,因此能“软硬兼施”的双模盾构机应运而起。“穿越软土及上软下硬地层,适合用‘土压平衡’模式;进入山体后有2000米长距离硬岩隧道,岩石强度高,就适合转换成‘TBM硬岩’模式掘进。”许垚谦说。

记者了解到,盾构机在上厦区间共进行了6次模式转换,足见地质复杂程度之高、起伏变化之大。许垚谦说,虽然每次模式转换平均需要约20个日日夜夜不间断操作,但这种可转换的盾构施工工法,更好地确保盾构隧道施工更快更安全进行。

无柱车站破除空间桎梏

地铁3号线南延段还在施工中。近日,记者走进主体结构已经完全成型的曾厝垵站,一座地下两层车站映入眼帘。与普通的车站大为不同,这个车站的站厅内并无立柱。

曾厝垵站是全国首个垂直开挖的预应力地铁车站。之所以采用“无柱设计”,一方面,标准地铁车站长度一般为220米至270米,但曾厝垵站受地形限制,仅有140米,是“短胖”型车站;另一方面,因为预应力技术特有的“无柱设计”,能进一步增大车站空间,空间开阔度提升80%。

不仅是曾厝垵站,地铁3号线南延段因为地处厦港老城区,多数车站选址毗邻老城建筑,房屋密度远超新开发区域,道路最窄处仅8米。“传统车站采用框架结构,无论是‘两柱三跨’,还是‘单柱双跨’结构形式都需要用柱子支撑。”厦门地铁建设公司设计总体技术主管王华毅表示,地铁3号线南延段的建设空间十分有限,若沿用传统施工工艺,不仅需大规模拆迁,还可能对周边风貌建筑地基造成影响。

最终,厦门地铁把目光投向了不需要支撑柱的预应力技术(通过预先施加的应力,改变结构的受力状态),但国内几乎没有地下地铁车站应用该技术。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需要面对挑战的勇气,更需要经得起推敲的智慧。“为了使地铁车站混凝土结构顶板满足结构受力、裂缝控制等条件,我们联合同济大学搭建了全国最大足尺(全尺寸实体模型)模型试验装置。”王华毅回忆说,那段时间,他频繁往返上海和厦门。进行模型试验当天,当荷载加压至设计值两倍时,结构变形量仅为规范限值三分之一,实验室里响起了成功的欢呼声。

预应力技术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得到充分验证,但耐久性设计在地铁领域几乎是空白。王华毅介绍,在充分吸取桥梁、房建等领域的设计经验后,结合地下结构的实际情况,厦门地铁构建了多道防腐蚀体系——将钢筋保护层厚度由规范要求的55毫米提高到72毫米,经测算结构的使用年限可提高40%;采用特殊的管道填充料,在预应力套管内部和锚头封罩内填充材料中加入阻锈成分。

“厦门地铁与同济大学共同研发的地下轨道交通车站预应力施工技术,成功填补国内技术空白,构建老城区地铁建设的厦门模式。”王华毅表示,传统地铁车站明挖法施工不仅要大规模拆迁,还可能碰损周边的老城风貌,以地铁3号线南延段为例,预应力技术的应用,累计减少拆迁近8000平方米,成功留存老厦门的历史文化根脉。



编辑: 来源:

分享到:

  • 上一篇
    下一篇

  • 最新动态|成功案例|一览天下|尽收眼底

    全国资讯网(第一时间发布热点话题娱乐平台)
    手机查看(二维码扫一扫)

    全国资讯网,分享全球新闻、热点资讯的实事报道门户,即时提供实用的致富创业项目、资讯新闻、金融投资、竞技游戏、健康教育、电商直播、微商指南、生活常识、公正的项目评鉴,实用性佳、内容社区。

    最新资讯

    “六王赛”600万美元巨奖归了谁?还是辛纳
  • 2025-10-21 07:03:47

     

    82岁拜登前列腺癌放疗后首露面,扶人缓行,右眼上方疤痕明显,此前确诊癌已扩散至骨头
  • 2025-10-21 06:55:42

     

    成都一汽车事故死者家属征集见义勇为人士线索,事故发生时有多人尝试砸窗施救
  • 2025-10-21 06:47:36

     

    浙江象山“开镰仪式”在稻田中表演瑜伽,网友质疑踩踏稻谷,镇政府回应
  • 2025-10-21 06:39:30

     

    消息传来:贵州家门口失踪2岁女童已找到
  • 2025-10-21 06:31:24

     

    在州际公路上空进行实弹射击?万斯视察军事基地引争议,加州州长批“罔顾公共安全”
  • 2025-10-21 06:23:18

     

    男子进地铁轨道欲自杀,获救后截肢,自称头晕跌入索赔100万元;地铁公司:男子身高1.6米,要从1.5米高的门跌入显然不可能
  • 2025-10-21 06:15:12

     

    河北等多地天空现密集鸟群,网友担心是灾害预兆,当地称未收到相关预警,专家解读
  • 2025-10-21 06:07:06

     

    聚焦2025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记者观察|培育数据生态,构筑数字产业发展新优势
  • 2025-10-21 05:59:00

     

    32国密谋反华,澳大利亚愿为美开首枪,中国白买54万吨油菜籽了?
  • 2025-10-21 05:50:54

     

    中方刚下通牒,美盟国就出现“叛徒”,消息送进白宫,美国人破防
  • 2025-10-21 05:42:48

     

    蓝营盼望求新求变,岛内期待两岸转暖,郑丽文当选国民党主席
  • 2025-10-21 05:34:42

     

    石宇奇、安塞龙因“摇摆发球”发生争执,致比赛中断!赛后回应:是小误会,场上争议很正常
  • 2025-10-21 05:26:36

     

    石宇奇、安塞龙因“摇摆发球”发生争执,致比赛中断!赛后回应:是小误会,场上争议很正常
  • 2025-10-21 05:18:30

     

    男子因钾过低不幸离世!医生提醒:平时一定要多吃这几种食物
  • 2025-10-21 05: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