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网10月21日讯(记者吴美琳实习记者李安琦)10月21日,德州市召开“十四五”发展成就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六场,邀请德州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党组书记、局长王瑜,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苏振林,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哈勇,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党组成员、市住房和物业服务中心主任陈成刚出席,介绍“十四五”期间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成就,并回答记者提问。

过去五年,德州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坚决贯彻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以实干破难题、以担当促发展,推动各项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高质量发展步伐坚实有力。具体呈现三大特征:一是民生导向更鲜明。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从“住有所居”向“住有优居”升级,每一项决策、每一个项目都紧扣群众“急难愁盼”,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全体市民。二是品质追求更聚焦。以“系统思维”推进城市更新,既抓“面子”颜值提升,更抓“里子”功能优化,统筹推进“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建设,着力打造有温度、有活力、有底蕴的宜居之城。三是创新动能更强劲。把创新作为破解难题、推动转型的关键抓手,在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智能建造等领域积极探索、先行先试,多项经验做法获全国、全省推广。过去五年,重点围绕四大方面发力:
一、聚焦民生福祉,书写住有优居新篇章。德州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始终把民生保障改善放在优先位置,用一个个民生工程,织密群众“幸福网”。住房保障扩面提质。棚改回迁安置8.8万套,25万群众“出棚进楼”。统筹建设保障性住房1.76万套,惠及10.5万户家庭。精准发放住房租赁补贴1万户,筹集人才住房4.3万套,有效缓解新市民、新青年等群体的住房难题。民生实事暖心惠民。扎实推进“微改造”工程,改造老旧小区845个、用电自管小区307个,新增电动车充电端口10万个、既有住宅加装电梯861部,从细微处守护群众“家门口的幸福”。物业管理提质增效,深化“红色物业”建设,全市建立130个党建联系点,推动物业服务深度融入基层治理体系。针对物业收费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开展集中攻坚,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
二、精雕城市品质,绘就宜居宜业新画卷。德州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坚持以城市更新为重要抓手,持续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能级。城市更新焕新见效。坚持城市更新与城市体检一体化推进,实施片区综合改造78个,投资870亿元实施中心城区城建项目526个,东风路跨岔河东大道立交桥、体育公园等一批项目建成投用,雨洪资源利用等一批项目加速推进,城市功能品质显著增强。基础设施能级提升。全市建成海绵城市238平方公里,新改建供水、燃气管网1300公里,全市供水普及率、燃气普及率及污水处理率均超过98%,城市承载能力和韧性持续提升。村镇建设赋能振兴。10个中心镇实施“七大工程”项目514个,7个入选省级小城镇创新提升行动试点,镇域经济活力不断增强。严把农房建设质量关,建成装配式农房300余套,改造危房3490户。加强历史文化保护,新增省级传统村落5个,120处历史建筑全部挂牌建档。
三、驱动行业转型,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德州市住房城乡建设局以创新驱动建筑业、房地产转型升级,培育发展新优势。建筑业质效双升。全市建筑业产值实现跨越式增长,从2020年的344.1亿元提升至2024年的460.8亿元,年均增速7%。强化企业培育扶持,指导20家企业晋升一级资质。大力推进节能降碳,全市新增绿色建筑2303万平方米、装配式建筑1336万平方米,获评“齐鲁建造”品牌13个、省建筑业跨越发展县区2个。房地产模式创新。先后出台系列政策措施,组织房展会、以旧换新等活动。推动住宅品质升级,出台“好房子”建设导则和指导意见,5个项目获评全国高品质住宅、11个项目入选省级高品质住宅,实现从“达标住房”向“优质住房”跨越。探索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成功获批全国现房销售试点城市。创新推出房地产全周期、全流程、全要素“三全”集成服务,典型经验全国推广。
四、坚守安全底线,筑牢平安发展根基。德州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始终把安全作为“头等大事”,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守住住建领域安全防线。燃气安全严治守安。深入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更新改造燃气管道598.9公里。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加快智慧监管平台建设,全市107家城燃企业监管平台实现省市县三级互通,“人防+技防”全方位防范燃气安全事故。质量安全严监守质。深入开展房屋市政工程安全生产治本攻坚,2个行政执法案例获住建部推广,以严格监管倒逼工程质量提升。强化精品意识,获国家优质工程奖、装修工程奖各1个,“泰山杯”48个。
责任编辑:霍艳英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