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清晨的承德市兴隆县人民体育公园,塑胶跑道上的脚步声与篮球场上传来的欢呼交织成曲——这座历经改造升级的综合性运动公园,如今已是市民清晨慢跑、傍晚休闲的打卡地。从街巷肌理的精细雕琢到交通脉络的舒展延伸,从民生温度的持续传递到生态底色的愈发鲜亮,如今,兴隆县以城市更新为笔,在燕山南麓的这片土地上,绘就出一幅宜居宜业、城美人和的崭新画卷。

兴隆县人民体育公园航拍。刘照富摄
街巷焕新:从杂乱无序到精致有序
城市的蝶变,始于对民生痛点的精准破解。2021年以来,兴隆县锚定群众反映强烈的城市治理难题,打响城市更新攻坚战。中兴路片区9处违建应声拆除,多年堵点化作通途;团结西街、高铁站东侧外环等/"断头路/"成功打通,城市交通循环按下/"加速键/"。拆违腾退的空间里,19个崭新停车场拔地而起,2800余个停车泊位让停车难成为过往;1处大型超市、3处便民市场落地生根,19座口袋公园点缀街巷,推窗见绿、出门入园成为市民日常。与此同时,2510余家橱窗广告规范整治,6520余处店外经营集中清理,10520余名流动商贩有序引导,曾经的/"脏乱差/"悄然退场,取而代之的是街巷整洁、秩序井然的城市新貌。

市民在兴隆县人民体育公园健身。刘照富摄
民生暖心:从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
城市更新的深度,藏在关乎百姓生活的每一处细节里。针对老旧小区居住痛点,兴隆县为安居小区、玉兴花园等小区的既有建筑披上/"保暖衣/",能效提升改造让老房子焕发新活力;聚焦电动自行车充电安全,231万元投入化作1129部电梯的智能阻车系统、5300个新增充电端口,全县8977个充电端口覆盖172个小区,让居民充电既安心又省心。在住房保障领域,1386套公租房已为1092户家庭点亮安居灯,2024年新增的82套住房更是圆了更多人的住房梦;201户重点对象危房改造全面完成,补贴资金足额发放,让困难群众在城市更新中稳稳接住幸福砝码。

市民在兴隆县人民体育公园跳广场舞。许永华摄
生态润城:从绿色基底到生态标杆
作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国家森林城市,兴隆县将绿色理念深深融入城市建设的血脉。2024年,全县新建民用建筑实现绿色建筑100%全覆盖,高星级绿色建筑占比达37.68%,装配式建筑占比30.74%,从建筑源头践行生态承诺。3万余米线缆规范入地,170余处私搭乱建彻底拆除,让71.2%的森林覆盖率与城市空间无缝衔接——推窗见青山,抬头望蓝天,深呼吸间满是清新空气,/"全国深呼吸小城/"的金字招牌在城市更新中愈发闪亮。

新建口袋公园一角。杨旭摄
交通赋能:从区位优势到发展胜势
2024年底,承平高速的通车铃声,为兴隆县奏响了交通发展的新乐章。这条全长59.176公里、双向六车道的/"动脉/",作为交通运输部和河北省/"十四五/"重点项目,以100公里的设计时速,将兴隆至北京平谷的车程缩短至1小时内,成为承德进京的第二大通道。高速通车不仅让群众出行说走就走,更让兴隆板栗、山楂等特色农产品搭上物流快车,景区咨询量节节攀升,曾经的区位优势正加速转化为产业发展、民生改善的胜势。

新建停车场一角。杨旭摄
如今的兴隆,体育公园藏着活力,老旧小区溢满温情,高速路网连着远方。这座燕山脚下的山城,正以更精致的姿态、更温暖的底色,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潮中,续写宜居宜业的新篇章。
【责任编辑:郭旭】
编辑: 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