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100000!吉林省近现代史展迎“幸运锦鲤”,专属礼遇致敬历史见证者_全国资讯网(第一时间发布热点话题娱乐平台)

破100000!吉林省近现代史展迎“幸运锦鲤”,专属礼遇致敬历史见证者


破100000!吉林省近现代史展迎“幸运锦鲤”,专属礼遇致敬历史见证者

  2025-10-31 07:34:05     简体|繁體
http://nn-www.993113.com/1096696.html

当历史的厚重与观众的热情碰撞,便成就了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盛宴。

10月29日,吉林省近现代史展迎来了开展以来第100000位观众。这一里程碑式的数字,不仅印证了展览的强大吸引力,更标志着吉林红色文化传播与公众历史参与度迈入新高度。

72天热度攀升:让三百年吉林史“活”在当下

走进位于长春市北京大街西历史文化街区A6、A7栋的展厅,4400平方米的展陈空间里,9大展区、28个单元有序铺展,1200余张历史图片、70余个数据图表与1000余件(套)珍贵实物——其中500余件为首次公开亮相,共同勾勒出吉林从1644年至今的三百年壮阔画卷。

从清初“柳条边”的边疆治理格局,到吴大澂勘界守土的爱国壮举;从东北抗联将士血沃白山的峥嵘岁月,到“三地三摇篮”(新中国汽车工业的摇篮、新中国电影事业的摇篮、中国人民航空事业的摇篮)的工业传奇,展览以“叙事+沉浸”的双重模式,让历史不再是静态的文字。

中厅里,杨靖宇支队战旗静静陈列,无声传递着东北抗联精神;边疆治理板块中,吴大澂铜柱搭配多媒体影像,复原近代勘界守土的细节;东北抗联展区的“密营生活”场景,配上战士用过的水壶、步枪,让艰苦斗争史可触可感。更有“历史问答互动屏”“观众互动区”等设计,让老人能重温记忆、年轻人可探索新知,不同年龄层都能找到与历史对话的方式。

开展72天来,机关企事业单位组团学习、大中小学生接受红色教育、部队官兵感悟初心、离退休老同志追忆过往、市民游客自发打卡……观展人群涵盖各领域。数据显示,观众以省内群体为主体,省外游客占比持续攀升,成为吉林文旅融合发展的生动注脚,更彰显了红色文化跨越地域的感染力。

十万分之一的幸运:专属礼遇致敬“历史见证官”

每一位走进展馆的观众,都是历史的阅读者与传播者。为致敬第100000位“幸运锦鲤”,现场精心准备了五重专属礼遇,让这份相遇更具纪念意义:

荣誉认证:颁发《吉林省近现代史展荣誉见证官》官方证书,将这份“十万分之一”的幸运定格为收藏级纪念;

深度解读:由“金牌讲解员”提供40—60分钟专属讲解,深挖展品背后的历史细节与时代背景,带来远超常规观展的知识厚度;

心声留存:在展馆“历史留言区”预留专属位置,邀请幸运观众写下观展感悟,让个人心声融入展览记忆;

文创相伴:赠送官方定制文创礼包,包含吴大澂铜柱冰箱贴、东北抗联行李牌及董宇辉联名限量款帆布袋,让历史记忆走进日常生活;

寓意礼赠:送上一束向日葵花束,既象征展览“以史为鉴、向光而行”的初心,也寄望红色精神如向日葵般向阳生长、代代相传。

第10万名幸运观众孔凡玲说:“很惊讶能成为开展以来第10万名,场馆里的陈列、文物都对了解吉林省近现代史文化有很高的价值,希望有更多人能够来到现场,深入了解近现代史文化。”

坚守与创新:续写吉林历史传播新篇

展览热度的背后,是工作人员的默默坚守。

吉林省近现代史展讲解员李紫瑶说:“我们会因人施讲,让吉林近现代史文化被更多人‘听进去’,也希望通过更具吸引力的方式,让省内外游客都能更深入地了解吉林近现代史。”

为满足观众需求,讲解员团队日均接待讲解30场,节假日高峰时每十分钟便要开启一场。即便任务繁重,专业与热情始终在线,成为保障观展体验的“温暖基石”。

面向未来,吉林省近现代史展将持续优化升级:计划推出“三地三摇篮”系列课程,通过沉浸式戏剧、情景模拟、手工制作等形式,让红色教育更有趣、更入心;打造“历史文化讲堂”,邀请知名专家学者解读吉林历史关键节点,让展览不仅是“看展地”,更成为“历史学习平台”,让吉林的百年故事持续被听见、被看见、被传承。

中国吉林网吉刻新闻记者王涛实习记者房瑾煊文/图/摄

制作孙上修



编辑: 来源:

分享到:

  • 上一篇
    下一篇

  • 最新动态|成功案例|一览天下|尽收眼底

    全国资讯网(第一时间发布热点话题娱乐平台)
    手机查看(二维码扫一扫)

    全国资讯网,分享全球新闻、热点资讯的实事报道门户,即时提供实用的致富创业项目、资讯新闻、金融投资、竞技游戏、健康教育、电商直播、微商指南、生活常识、公正的项目评鉴,实用性佳、内容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