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城乡地区失能人员对专业照护需求呈现显著增长,但这些地区通常面临养老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薄弱、服务供给短缺等问题。为有效激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闲置资源,更好服务失能人员,自2024年10月起,成都市医保局积极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长期护理服务。截至目前,全市已有38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失能人员提供居家上门、机构入住、护理培训、失能评估等多样化服务。
成都市医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我们引导基础设施完善、具备专业护理团队及闲置用房的机构,为失能人员提供集中居住式专业护理服务;鼓励具备一定社区服务基础和人力资源优势、但场地有限的机构,为失能人员提供居家上门护理服务;同时鼓励日均医疗负担较轻但场地有限的机构发展成为失能评估机构。”
“之前我们因撤乡并镇面临服务量不饱和、办公用房闲置和发展瓶颈。成为长期护理保险定点服务机构后,凭借专业医护团队和政策支持,我们成为附近失能家庭的首选,收住的人员数量明显上涨,入住率从原来的40%提升到目前的70%。”都江堰市沿江卫生院负责人介绍。
家住成都崇州市壁山村的王阿姨也是机构转型改革的受益者,镇卫生院的医护人员每周都准时来家里,给她母亲做检查、换尿管,还手把手教她怎么给老人翻身、拍背,预防褥疮。“以前总觉得,我们住的偏远,有啥事儿只能自己扛着。现在有了他们,简直帮了大忙哦。”王阿姨表示。
成都医保部门在申请长护险定点机构的过程中,积极提供指导与支持,组织有意向开展长护服务的机构参与集中调研与座谈,学习交流成功经验。在日常运营阶段,会同卫健部门加强对机构的业务指导和人员培育,鼓励医务人员和护士参与提供长期护理服务,提高照护服务水平与质量。同时,推动家庭医生上门与长护服务政策融合,提升农村及远郊地区长期护理服务均等化水平。
来源:四川省成都市医疗保障局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