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的时候,很多人都为了一个皇位斗得你死我活,兄弟反目,父子成仇的比比皆是。但是唐朝时期却有一个人,他的父亲要立他为太子,弟弟也支持将他立为太子,但是他却打死也不当这个皇帝。就连临死前还叮嘱不要将自己追封为皇帝,最后还是被强制尊为皇帝的。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大概也就这么一例了。

这个人就是唐睿宗李旦的长子,唐玄宗李隆基的哥哥李宪。李宪原名李成器,后来为了避李隆基生母的讳,才改名李宪。李成器从小就才气果然非常聪明,因此李治在位期间就将它分为永平郡王,当时他才四五岁。后来唐中宗李显被废之后,李旦登基就将他封为皇太子。
后来武则天称帝,将李旦降为皇嗣。并且将李成器封为皇太孙,由此可见,李成器在长辈们心中评价是非常高的。李旦第二次登基之后,在立皇位继承人这件事上面非常纠结,因为李成器是嫡长子,又有才华,理应立他为太子。而李荣基曾经讨伐韦氏,立过大功。

聪明的李成器看到自己父亲的纠结,因此主动说,在太平时节,应该以嫡长子优先,但是国难之时,就应该立有功劳的人。如果处理的不当就会令天下人失望。所以李成器请求李旦不要立他为储君。李旦对李成器的表现非常满意,因此就同意了李成器的提议。
李隆基知道自己的哥哥这个做法之后非常感动,但是他还是谦虚了一下,认为李成器是长兄,应当让他当太子。但是李旦已经下定决心,因此就将李隆基立为太子,任命李成器为扬州大都督,太子太师加实封2000户。

从此你李隆基对长兄的情意更加不一般,即使是有人挑拨离间,李隆基依旧信任李成器。但即使如此,李成器仍然过得十分小心翼翼,从来不议论时政,不轻易与人交结。后来李成器去世之后。李隆基痛哭流涕,并且要将李成器追封为让皇帝,意思是他的皇位是自己的哥哥让出来的。
但是李成器的儿子听说这件事之后,赶紧进宫,请求李隆基不要追封自己的父亲为皇帝,因为李成器临死之前叮嘱过,死后也不愿意成为皇帝,但是李隆基没有同意,仍然强行将他追封为皇帝,并且以帝王之礼下降。

李成器虽然一生没有当皇帝,但是一生却过得十分快活,李隆基对待自己的兄弟也十分友善。想李成器这么想得开的人,历史上真的没有几个。
编辑: 来源: